閥體「龜裂」、「爆裂」,是 DQ200 最嚴重、最有爭議的災情,這個為了追求縮小體積的極致工藝,為 VAG 車系帶來了相當多的助益,但也因為這樣的執念導致走火入魔。
閥體可能損壞的原因:

1. 本身的設計瑕疵
蓄壓器內 C 型卡簧脫落,活塞因此衝出,閥體底座無法承受活塞衝
出的高壓撞擊導致破裂。
2.金屬疲勞
使用一段時間後,無法承受內部高壓,導致閥體底座龜裂。
2008 年,Volkswagen 推出了這顆代號 DQ200 的 7 速乾式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 ,上市自今死亡閃光災情遍布全球。
強調低油耗之外,就是離合器由「濕式」變成「乾式」,這樣的改變,使變速箱的重量更輕、體積更小,對於前置引擎的車型來說,可以減低前懸重量,故可更輕易的在小車車型上配置。
不僅將油路簡化且採用外露式的離合器片設計,使磨損後容易更換,大幅將低維修的時間成本。
但乾式離合器因排列緊密,通風性差,加上缺乏油壓散熱,僅能藉由微量的空氣及金屬傳導來排除熱能,因此不適合承受過大的扭力輸出,最大扭力成受度 25 kg-m (250 Nm)
更為了精簡體積把電腦 TCU 夾在「閥體底座」與「齒輪箱」中間,導致電腦 TCU 易因油溫升高導致過熱情形,價讓台灣濕熱的氣候與市區走走停停的用車環境,離合器長時間處於半離合狀態,造成離合器燒毀。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